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,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论文?

#古籍守护人#

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,嗟我怀人,置彼周行。

陟彼崔嵬,我马虺隤。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。

陟彼高冈,我马玄黄。我姑酌彼兕觥,维以不永伤。

陟彼砠矣,我马瘏矣,我仆痡矣,云何吁矣。——《周南·卷耳

采采卷耳,像极了爱情

《卷耳》是《诗经?周南》中的第三篇,写了一位可爱的女孩儿,一边拿着浅浅的箩筐,采摘苍耳,一边叹气,因为她的心上人在远方服兵役,很久都没有回家。

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,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论文?

苍耳草

长着刺儿球的苍耳粘在她裙子上,她用手拍落时,扎疼了手指,于是,负气似的的将箩筐扔在路边,唉呀,都是因为我在思念你,半天也没采满一小筐,你这狠心的人啊,你有没有想我呢?

于是,她也不采了,无聊地坐在路旁,幻想着:心上人正骑着马,走在崎岖的山路上,也因为想念她,一边喝着闷酒,一边唉声叹气。

这场景真是撩人,哀伤中透露着小确幸,温暖中充满着俏皮,简直像极了爱情。

能够以这种口吻唱出来的先秦民歌,一定不会出自男子之口,必定是一位清新脱俗的奇女子吧。

自古以来,人们将《卷耳》归为怨妇诗的行列,但你仔细读,这里面哪有怨啊,只是浓浓的思念,相思之苦,相思之甜,交织在一起,令人唏嘘又令人激动。

其实,《诗经》中的女性形象十分丰富,“思妇”们(我姑且这样称呼)大多都感性而可爱,“弃妇”们的形象则更加大胆泼辣,动不动就是甩了男人,比如《氓》中的女子,被丈夫背叛后,豪放地说道: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。既然你违背了当初的誓言,那咱们就算了吧!

第一章写女孩自己

“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,嗟我怀人,置彼周行”。

“卷耳”即是苍耳,是一种北方生长的野生植物,这种草的叶子小小的,叶边会微微向上翘,尤其是新生的芽尖儿,十分像人的耳朵,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。

苍耳也会结出带有刺儿的球球儿,采摘的时候非常容易粘在衣服上,小时候,我就专门采过这种刺儿球用来扔着玩儿。

因此,采摘苍耳的时候,必须小心翼翼。诗中的女孩儿又因为心有所想,采摘时必定会更加小心,于是,她采着采着就进行不下去了。

“顷筐”是一种斜口的竹筐,就像是簸箕,因为盛不了多少东西,所以叫作“不盈顷筐”,就是半天也没采满的意思。

女孩儿看自己摘的少,就把原因全部归结到远行的丈夫身上:都是因为怀念你,我才采不满哒!

这种语气应该是在撒娇,于是才会赌气一般,将筐子扔在路边,“置”就是扔,“周行”就是大路的意思。

女孩子撒娇了,当然需要心上人来哄,可是心上人却远在天涯,当时又没有电话微信,只能通过想象来缓解一下思念。

于是她就想到远在天涯的心上人了。

后三章开始以所思之人为主。

“陟彼崔嵬,我马虺隤。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。”

“陟”就是攀登,“彼”是指示代词,和第一章中的“置彼周行”中的“彼”一样,不过在这里指心上人眼前的那座高山;

“崔嵬”,是形容山路非常崎岖不平。

“我”,这里不是指思念心上人的女孩儿,而是她想象中的心上人;

“虺隤”,是在形容心上人骑的马因为长途跋涉,已经病怏怏了。

“姑”就是姑且的意思;

“酌”指就是倒酒的意思;

“金罍”指心上人盛酒的铜制容器,样子很像古装剧中酒店里摆在柜台上的大酒坛子。

“维以不永怀”的意思是心上人将自己灌醉,不让自己陷入在长久思念的痛苦中,也就是借酒消愁。

我们连起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:采卷耳的女孩儿想象自己的心上人行走在崎岖的山路间,因为思念,马儿累了,人也乏了,只好借酒消愁。

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,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论文?

“陟彼高冈,我马玄黄。我姑酌彼兕觥,维以不永伤。”

第三章与第二章的意思雷同。

“玄黄”,指马儿因为累的生病,身上起了许多黄斑;

“兕觥”也是一种盛酒的器具,但它的造型更具艺术性,顶部斜斜的,就像犀牛的角,我们从“兕”这个字上也可以看出。“兕”指的就是上古时期一种很像犀牛的瑞兽;

“觥”就是觥筹交错中的觥字。

但不管是“金罍”还是“兕觥”,都不是小酒杯,而是能盛很多酒的容器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心上人借酒消愁时,不是一杯一杯地喝,而是“金樽清酒斗十千”,成瓶儿成瓶儿地在灌。虽说那时候的酒度数都很低,但也搁不住量大吧,所以,心上人就醉了。

世人以为醉了酒就可以忘却烦恼,但其实烦恼一直都在,因此,常常醉酒的李白才会说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。

说完酒,诗文中的马儿也非常有意思,它先是长途跋涉,已经筋疲力尽了,后来又长了黄斑,这里明里写马,暗里喻人

你想啊,马儿都那么可怜了,那骑它的主人岂不更加可怜?

真是不得不说,这个采卷耳的小姐想象力也太丰富了!

元曲中的名句“古道西风瘦马”,其实就是化用了这里的马儿,相同的瘦马,驮着同样哀伤的人儿。

“陟彼砠矣,我马瘏矣,我仆痡矣,云何吁矣。”

最后一章又变回了四字一句,像是一段总的描写。

“砠”,有很多石头的高山;

“矣”是语气词;

“瘏”,带个病字框,仍是在说马儿生病了;

“仆”指心上人身边的仆人,由此可见,他的心上人还是个有身份的人;

“痡”字也带着病字框,看来他的仆人也累到了。

哈哈,我猜测这个采卷耳的姑娘,不舍得在诗歌中唱自己的心上人生病,就把心上人身边的马和仆人都“唱病”了。

“云何”就是无可奈何的意思;

“吁”是指唉声叹气。

心上人喝醉了,望着病倒的马儿和仆人,想着远方的那个她,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。

整首诗也就在这声长长的叹息中落下帷幕,只留给歌唱者无尽的思念。

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

我们再来回顾整首诗,除了第一章写实,后面的三章都是采卷耳女孩儿的想象,到底有没有发生,其实她也不知道。只有当她对这份感情十分自信时,才会想象出对方也在想念自己。

思念可以分为很多种,一种是思而不得,“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”;一种是思而能得,“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”。

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,浅谈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分析论文?

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

当你思念的人也在想你时,这种愁闷是种幸福的“闲愁”,即使浓烈,但不伤人;即使苦涩,但也甜蜜。

《卷耳》中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,也成为了后世诗人竟相模仿的源泉。

最有名的当属杜甫的《月夜》: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

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

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

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安史之乱发生后,杜甫只身一人被困在已经陷落的长安,他遥想当年和家人在鄜州一同望月的情景,如今,只剩下妻儿们在月下怀念了。还未成年的女儿,懵懂地望着妈妈,不明白她在思念什么,而妻子早已经泪眼婆娑了。

上学时我们读过的《夜雨寄北》也运用了这种手法:

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。

李商隐的想象中,她和妻子共同坐在西窗下围炉夜话,说着分别时是如何如何思念对方。

梁启超在《竹枝词》中写得更加直白:

“相思树底说相思,思郎恨郎郎不知。

树头结得相思子,可是郎行思妾时?”

结语

诗歌是情感最细腻的表达方式,思念是人们最纯净的情感。

祝愿我们,每一次的离别,都能再次相遇;每一声的叹息,都能被他人珍惜;每一次的思念,都能让对方打个喷嚏!

关注我,让子嗟与你共读《诗经》,深读诗书,邂逅美好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jjs406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2407274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jsgsy.com/14553.html